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野外游泳者和职业捞尸人

2017-08-17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打捞尸体,除了克服心理障碍,当然还有许多窍门。”卢加顺师从其父,很有一套经验,“在水中,只有抓着死者的大臂和头发,才可以更好地借助水的浮力,将尸体往水面拉;要是抓住尸体的腿,是没有办法顺利捞起的。一般找到死者后,我会夹着尸体,游到岸边。我的弟弟和儿子作为副手,会在岸上等候,并及时援手协助。”

他说,要是遇到水域比较宽,或者水比较深的,就要使用他自己特制的钓钩工具。钓钩的网线一拉开,密密麻麻的铁钩就在水里替代了手的功能,一旦勾到遗体身上,很快就可以完成打捞。最深的一次,他捞过36米深的尸体;最多的一次,他2个小时捞起9具尸体。

站在岸边,背着打捞工具,瘦小的卢加顺用手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他说,打捞尸体最怕遇到大热天,尸体很容易腐烂。有时,游上岸松开抓住尸体的手,发现尸体腐烂的皮肤还粘在手上。因腐烂多日,尸臭味实在让人反胃。他就屏住呼吸,把自带的高粱酒倒在口罩上浸湿,然后迅速地用口罩捂住口鼻,稀释难闻的尸臭味。周围人听着卢加顺的讲述,心里感到阵阵发憷,一脸惊恐。

“这么艰难的工作,打捞一次尸体要多少钱?”

他说,死者为大,一般他不会主动说钱,但警方请他去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都会有一笔经费。要是周遭有人落水,找他去救人,他从没有拒绝过;要是碰上经济条件差的困难家庭,打捞完成后给他两个鸡蛋和一碗线面即可;要是遇到精神障碍患者溺亡的,他都义务打捞。

对于死亡,绝大多数人是十分忌讳的,浮尸、遗体等字眼,听起来都会让人毛骨悚然,更别提长期面对面地近距离与尸体打交道。而卢加顺却说,面对各种浸泡或腐烂的尸体,他已经习以为常。“别人可能不习惯,听到就直犯恶心,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每具遗体都曾经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送他们最后一程,和家人‘团聚’,没什么不好。”

卢加顺说,捞尸工在大部分人看来可能还不算一份职业,他之所以坚守,甚至让儿子也加入进来,就是怕这份技能失传。尸体在水里,终究不好,特别是溺亡在水库里的尸体更要及时打捞,使水质得到净化。

随着年纪增大,他已不像年轻时那样生龙活虎。总结这些年打捞尸体的经历,他发现有不少是中小学生落水溺亡。为此,他发挥余热,暑期指导村里的孩子学游泳,保护好自己,让生命更坚强。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