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9

2018-03-07 23:30-23:59 责编:张凌

00:00 00:00

 

二、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意报道机制,确保“警报”拉响后,应意报道能及时启动,高效运作。

1.强化对国际上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组织指挥。在这几年对国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都能根据当时情况,及时调配人力,强化组织指挥,加强前后方的配合。但在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中,牵涉部门广,协调环节多,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确保记者能动起来,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如何确保前后方连起来,让记者与编辑部及时沟通情况?如何确保记者的稿件活起来,加强后方编辑部的策划和指挥?这些都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细化和研究。

2.强化记者在特殊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业务素质。这次在灾区,记者发现外国记者应急报道单兵作战能力强,捕捉新闻的意识十分强烈。我们国内的记者走出国门从事灾难报道的机会不多,实战经验更少,平时加强对记者的相关培训至关重要。这种培训应包括:语言的培训;国外采访的注意事项;加强摄影甚至摄像技能的培训;加强卫星传输设备的使用培训;初步掌握图片编辑和软件安装卸载技能等。

3.在确保准确、快速的前提下,简化灾难报道的编辑播发程序。在这次灾难报道中,人民日报记者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由人民网值班人员每天负责接听前方记者打来的电话,根据记者口述整理成消息后上网。这样做一是提高了稿件的时效,增加了发稿数量。二是记者可以集中精力采写重点稿件。

4.出现重大灾难性事件时,编辑部门和网站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比如,人民网、新华网可以为记者开设专栏,集中刊载前方发回的文章和图片,不仅方便网民浏览,更可以提高新闻单位和记者的知名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图文互动的优势,为每篇现场发回的报道配发照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张出色的新闻照片可能比篇1000字的文章产生更大的冲击力。

5.进一步提高发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照片传输的速度。这次报道中,因为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功率较小,加之在机场附近受到雷达干扰严重,传输图片的速度比较慢,不利于提高发稿时效。建议今后为外出采访的记者配备大功率的海事卫星,且准备好相应的应急采访设备,一且遇上灾难报道,记者可以带上设备随时出发。

6.注意在诸多细节上体现国际意识。例如,在国内采访的记者所持有的记者证均为中文,而且在手中拿有照相机、笔记本等多件物品的时候不便于出示。而国外记者的采访证件基本为挂在脖间的卡片,照片、名称等非常醒目,且均为英文标注。相比之下,我们的证件不便于携带,更不方便国外的被采访对象辨别。建议给在国外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配发印有英文的摄影背心、帽子等,既方便采访,又有利于人们识别记者的身份,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9,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