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7

2018-05-10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有些动植物为了保护自身,它的身上带着毒性。有些物质是人类发明或发现,用好了,他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伙伴,如果使用不恰当,就可能给环境和人造成伤害。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

一提到毒这个字,看上去挺可怕的,但在我们身边其实并不少见,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意外。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今天和大家说第7集——麦角菌中毒事件,以及一些核事故引发的中毒事件。

麦角菌属于一种子囊菌,最喜欢在黑麦穗上生长主要寄生在黑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里,发育形成坚硬、褐至黑色的角状菌核,人们把它叫作麦角。1582年,法兰克福市的医生亚当·郎尼兹在“草药书”中,首次明确地对麦角这种真菌做了描述。1853年,真菌学家和插图画家路易斯·塔拉森,研究并详细描述了麦角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生命周期。

黑麦面包是北欧的主要食品,当人们吃了含有麦角的面粉,特别是黑麦面包后,便会中毒发病,开始四肢和肌肉抽筋,接着手足、乳房、牙齿感到麻木,然后这些部位的肌肉逐渐溃烂剥落,直至死亡,其状惨不忍睹。家畜吃了感染麦角菌的禾本科牧草后,也会引起严重的中毒。放牧家畜特别是牛,其麦角中毒的常见症状是耳朵和蹄发生坏疽。

麦角中含有麦角碱、麦角胺、麦碱、麦角新碱和麦角毒碱等多种有毒的麦角生物碱。麦角的毒性程度由其所含生物碱的多少而定,通常含量为0.015%~0.017%,有的高达0.22%。麦角的毒性非常稳定,可保持数年之久,在焙烤时其毒性也不被破坏。1918年,阿瑟·斯托尔第一次分离出麦角胺,并确定麦角胺是引起特征性坏疽症状的毒素。大剂量的麦角胺可引起严重的血管收缩,并导致肢体的干性坏疽。

现代临床毒理学将人类麦角中毒的症状分为痉挛型、坏疽型和混合型三类。痉挛型的特点是神经失调,出现麻木、失明、瘫痪和痉挛等症状。坏疽型的特点是,剧烈疼痛,肢端感染,肢体出现灼焦和发黑等坏疽症状,严重时出现断肢。当肢体感染时,有强烈的烧灼痛。混合型的特点是表现胃肠症状、皮肤刺痒、头晕、视听觉迟钝、语言不清、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昏迷、体温下降、血压上升、心力衰竭,孕妇可致流产或早产。

由于麦角病害常发生在多雨年份,中毒常集中暴发在个别村庄、食堂或家庭,病麦肉眼可辨别,因此各国政府都加强了海关和田间的植物检验工作,防止麦角菌传入或传播。一旦发现有所感染,用机械净化法或用25%盐水漂出麦角,取得明显效果。

麦角中毒的急救处理,除了立即停止食用被麦角污染的食品,洗胃、导泻及对症治疗,还可用血管扩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