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7

2018-09-05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从丝绸之路到万隆会议,从中国重返联合国到中非合作论坛,中非之间,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在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中,我国军地医务人员组成的援非医疗队,奔赴抗疫前线,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今天,我们继续回顾那场救援中的点点滴滴,回顾那些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中和埃博拉病毒抗争的勇士们,今天播出第7集——中国速度。

中国援塞医疗队来到了中塞友好医院,却发现这家医院就像海中一座孤岛,院子里面是齐腰深的野草,办公楼大门的锁已在风吹雨淋日晒下生了厚厚的一层锈,窗台上散落着一堆碎玻璃,窗框上还残留着横七竖八的玻璃碴儿,桌子和椅子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土。屋子里凌乱不堪,如同被盗匪劫掠过一样。

在中塞友好医院转了几圈后,大家的目光都投到了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三○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二科主任秦恩强身上,他在传染病业界是公认的权威,他的意见非常重要。大学毕业后,秦恩强就被分到三○二医院传染科,硕士、博士读的都是传染病专业,他一直和传染病病毒、细菌打交道。秦恩强曾经两次去非洲执行任务,一次是到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协助两国建立国家抗疟中心,一次是伴随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参加“和谐使命—2010”行动出访吉布提、肯尼亚和塞舌尔,对非洲的状况、当地的风俗以及医疗实际情况有所了解。

秦恩强当时十分肯定地说:“中塞友好医院目前的结构和布局根本不符合收治传染病患者的要求。如果直接按照普通综合医院接收普通病人的标准来接收传染病患者,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洁的与污染的混在一起,会迅速引起医院内部人员的交叉感染。”此话一出,让所有队员的心猛地一沉。

中塞友好医院不能马上收治埃博拉患者,接下来怎么办?是另选新址,还是改建医院?这是摆在首批援塞医疗队面前的最大难题。当天下午,队员们根据中塞友好医院的整体布局及环境条件,结合防控、医疗、护理、后勤等各组的任务特点,进行了反复认真的探讨。

经过专业的论证,最后医疗队达成共识,借鉴我国防控“非典”“甲流”等重大疫情处置的成功经验,按照传染病医院“三区两带两线”的设置要求,决定将中塞友好医院由一所综合性医院改建为能够满足烈性传染病患者收治要求的专科医院。

“三区”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或半污染区、污染区;“两带”即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带;“两线”为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