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31

2018-09-26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2015年1月18日,中国第二批、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和实验室检测队在宾图玛尼宾馆举行了任务交接仪式。在整个交接过程中,第二批援塞医疗队留守队员高度负责,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确保了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先遣队员能够顺利接替工作,仅仅4天时间,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已基本掌握了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诊疗中心的运行流程。

第三批援塞医疗队专家组的两位专家王福生、赵敏,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调查研究。

“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疫魔”,为了让援塞队员更好地掌握西非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和预防方法,王福生、赵敏开展了“西非常见传染病防治”等讲座。

面对致死率高达90%的埃博拉病毒,王福生、赵敏提出要进入埃博拉病房,队员们闻讯后接连劝阻,赵敏笑着说:“你们都不怕危险,我们就更不能怕有危险了!既然来了,不到一线看一看,我们心里不踏实,而且也没有发言权啊。”

2015年1月17日,王福生和赵敏来到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诊疗中心,参加完医疗早交班,他们认真穿戴好防护用品,毅然决然地走进埃博拉病房,与医护人员一起查房,询问患者病情。不一会儿,汗水就浸湿了他们的防护服,然而,他们坚持完成工作。

两位专家就像不肯停歇的马达,迅速召集当天值班的防控组、医 师组、护理组组长,对一位75岁埃博拉患者的病例展开讨论,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

他们还顶着高温,来到无国界医生组织埃博拉治疗中心,认真查看分诊区、疑似患者留观区、确诊病例住院区和重症患者治疗区,总结出收治大规模烈性传染病患者低耗科学、现实高效的经验。

在塞拉利昂埃博拉指挥中心例会上,面对美、英、法等国专家的 发言,王福生对第三批援塞医疗队翻译陆荫英说:“站在国际舞台上, 我们一定要发出中国的声音!”

防控力就是战斗力。在中塞友好医院,队员们每天首先看到的是身穿防护服的防控组队员,他们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器具,穿梭在“病区”“缓冲间”“垃圾房”,不停喷洒消毒液,清洗复用防护用品,清理大量垃圾。

每次进入病房前,不管渴不渴,队员们都要强迫自己大量饮水,因为从开始穿上第一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后,他们就开始淌汗了。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服、防水隔离衣、3 层手套、4 层鞋套、面屏……层层防护用具将队员们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与外界隔绝开来,如果 不大量补水的话,失水会造成队员虚脱以致休克。一般地说,穿防护用品熟练的人也需要15分钟才能完成。进入病房后,队员们要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匀速、慢速地做动作,尽管这样队员们的衣服还是很快就湿透了,汗水在防护服里流淌着,护目镜也渐渐模糊起来。因为缺氧,队员们的呼吸会开始加快,憋闷症状也会随之出现。因此,队员们要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时间内,完成对病人的问诊、观察、生命体征采集及药物发放等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