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1920年,海原大地震12

2018-11-10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海原大地震对极震区造成的直接破坏,一是体现在对当地自然坏境的破坏,二是体现在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的破坏,因而此次地震对居住于重灾区的人民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自然环境方面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面裂缝,地面裂缝分为平地上的裂缝和山坡上的裂缝两种。平地上的裂缝大部分较窄且浅,“有长十余丈至数十丈者”气主要集中平原地带。平原地区地势平缓,再加上黄土厚重,一般的地震很难造成地表的显著改变,然而此次地震带来的结果却是“重灾区以固原西大营川一带多见此裂缝”。平地裂缝通常涌出黑水、黄水或积水成河,黑黄之水还伴有恶臭。时任甘肃省督军的张广建向中央发出的报告中称,地震发生之后,靖远县城某地竟然多出一条河流,甚至可以在河面划船通过,而天水县城外原有的马跑泉和天水井等地,皆被地震荡平,“且有山崩地裂、涌出黑水之处”。可见,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平原地区地表形态的变化,而且瞬时引发一系列如饮用水污染、道路阻塞等问题。山坡上的裂缝往往导致山土倾滑,更甚者引起山崩。如居住于隆德县西积滩的回族伊斯兰教首领马元章,在地震来临之际,率领全家六十余口在山下,因山体崩塌,致使全家六十余口全部被埋没于滑落的山体之下。邻近地方的死亡者有五六百人,其余地方回汉人民更是死伤数万。镇戎县有一个叫同心域的地方甚至被大地震夷为平地。另外,根据天水县等向政府报告灾情的文件中记载,地震发生的时候,城墙倒塌、房屋倾倒、山体崩裂、黑水从裂缝之中流出。受灾最重的几个地区的部分村庄和市镇甚至已经寻不到踪迹,有的因为山崩而被掩盖成高山,有的因为地裂而塌陷成深谷,人民因此死伤不可计数,连尸骨都无处寻觅。地震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不仅直接导致大量灾民丧生,更是破坏了灾区人民原本的居住环境,使得幸存灾民的生活也更加艰难。

地震对人类居住区地表形态的改变,必然造成房屋倒塌,进而导致大量的人口和牲畜被压伤或压死。张广建在给北洋政府的报告中写到,海原大地震后,“城堡坯落,房屋倒塌,死伤不可胜计”。其中,天水县城内二百多人被倒塌的城楼压死;静宁县山体移动,川区成河,村庄毁坏,人民死伤超过半数;会宁县全城倾塌,城中人民遇害者达十分之四:通渭和靖远两县房屋倒塌殆尽,人民死伤不可计数。《隆德县志》记载地震当晚顷刻之间,直接被压死的人不计其数,“横死者一村数家,一家数口,且有全家尽亡,全村尽灭者”。《中国地震目录》则记载当时海原县内“全城房屋荡平,倒损房屋53610间。山河变易,山崩地裂,黑水喷涌。全县死73027人,牲畜41638头。”

另外,地震还造成道路交通和电线的毁坏,使得灾区与外界隔离无法及时取得联系,延迟了救援速度,从而进一步加重地震的危害。甘肃东部和南部本为多山地区,交通不便,虽然在清朝末年就可以通过电政和邮政与外界取得联系,但地震导致齐家山、清凉山、辛道岭等处山体崩塌、电杆毁坏,交通也因此而断绝。连结各村镇、各县的线路也大多被毁坏。由陕西至甘肃的道路上,包括六盘山、祁连大山、青岗山车道嶺,长达数十里的大山道路,基本全部崩坏,就连山顶上的庙宇和道路旁的房屋,都被大风刮走,致使数十里的山道空无人烟,往昔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景象,不复存在。另据《民国日报》记载当时“西宁、凉州、甘州、肃州各属,或以电线毁坏,或以道路断绝,迄今尚无确报”。地震发生两个月之后,有的报纸竟称“尚无确报”,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地震造成的滑坡、山崩地裂等危害切断了灾区与外界取得联系的途径,以致延迟了灾情的传送。灾情不能及时被传送出灾区,也就意味着救济不能及时到达。最后的结果就如张广建所言,“所遗灾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状目不忍见,耳不忍闻”。此外,海原大地震的破坏力还造成地方政府组织机构的瘫痪。陇东和陇南地区地处偏僻,那时中央政府对这一区域的管理往往鞭长莫及。所以,发生自然灾害后,对灾民的救援灾后秩序的维护以及灾区的重建等工作,主要依靠地方官员的组织和指导。然而地震导致受灾严重的几个县“各官吏间有伤亡,其尤重者,至无署办公,百务停止”。因此,灾区的幸存者只能自行取暖、觅食以及搭救其他遇难者。整个灾区笼罩在一片混乱和凄惨的景象之中。

总之,海原大地震对生活在贫穷落后山区的海原、固原各县的人民来说,其摧毁力是巨大的和空前的。在遭受了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力之后,灾区人民急需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重新获得力量站起来,这无论对于灾区还是全社会,都将是一场艰巨的任务。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