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记者倪娜:地震中的广播人

2016-07-23 13:55 来源:云南网

震后的半个月,带着渐渐愈合的伤口和对明天的憧憬希望,鲁甸在顽强的活着,亲历灾区的10几个日日夜夜,对生命的领悟,对职责的认知,成为从业生涯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里,记忆犹新。在灾区的采访报道中,在我的连线里,镜头下,笔触间,记录了太多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医疗、救援、志愿者的故事,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愿意把那些坚强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而此刻,我想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和我身边的这些人的故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广播人。

深夜的直播间

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每一个广播人的心里都紧绷着,震后10分钟,一线记者奔赴灾区,震后一个小时,取消一切节目打破常规的特别直播紧急开播,8月3号的那个傍晚到凌晨,每一颗心都揪在一起,被这场灾难拉扯着,疼痛着,直播的主持人诗宇说她已经抑制不住自己快要哭出来的情绪,我第一次听到一向温和脾气的雨航在看到求助信息里夹杂着诈骗短信时愤怒说出“无耻”,这是要保持专业克制的主持背后,有情感有良知的主持人最真实的样子。我们在工作群里互相打气,转发和呼吁着一切有益的消息,“你们休息下,换我们上”“要不我们来帮忙接接电话吧”这是那个夜晚群里发出的最多的话,接电话,在震后的两周的直播时间里,四位导播两人轮班24小时,平均每天接听几百个电话,在导播间的桌子上,我看到厚厚几大本电话记录,每一条求助信息,连线记录,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每天18个小时持续两周的直播,当我从灾区回到台里时,诗宇和东升的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雨航和亦菲这对夫妻档三岁的孩子扯着乱糟糟的头发说“早上妈妈都没时间给我好好扎头发了”。深夜档的主持人一山的父亲刚刚做完脑部手术,电台主持人没有周末,没有法定假日,工作了大半年才攒到一个公休假的安然还没和丈夫聚到几天匆匆定机票回到岗位,在震后,7天一轮的主持人和记者还在继续奔赴重灾区,他们把余震不断的危险和条件艰苦的生活化作一个个轻松的玩笑,在坚守,在继续。

出发去鲁甸

8月4号早上9点,紧急召开的台务会,留守后方的人员,无一缺席,焦急和凝重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昨晚一夜没睡,很担心前方记者的情况,一直刷新灾区的消息,我们有几项重要工作的安排,原谅我今天有些语无伦次”说这话时,李副台长在擦她有些发红的眼睛。协调直播设备,增派记者和主持人去灾区,安排后勤保障,在以往的会议上一向条理清晰的她那天在每个环节上重复了好几次,我相信她真的是一夜没睡,在鲁甸这个有很大部分穆斯林同胞的地区,她感同身受,同体大悲,在会上我主动请缨去灾区,后来的日子她来灾区给我们带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每天深夜我都见到她的微信还在转发着各种灾区的消息,“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你,最怕你吃不了苦,这次的表现让我特别安心”她对我说这话时,像极了一个母亲。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鲁甸新闻中心,和地震当天就赶到鲁甸的台长和其他同事汇合,台长手里拎着一双运动鞋,他打量了下我的鞋,你确定这鞋能走的了灾区那么多的路?应该没问题吧,我有些心虚的回答。如今,这双把我的双脚完全磨破,自个儿也已经变形的鞋,成了我丈量那片土地的最好纪念。

责编:曹梦雨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