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3.28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纪实(3)

2017-01-07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王家岭,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的一个自然村名。王家岭煤矿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出煤的通道在河津市王家岭村。但一次事故,让数十条生命瞬间消失。今天的《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们继续和您一起关注和回顾魏荣汉所采制的报告文学——“3.28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纪实,第三集”。

井下。王吉明在想着各种办法向井上传递信息,这里有100多条鲜活的生命呀!喊叫,无济于事;敲击,没有回音。

放炮!在矿顶部放炮,用大地的震颤传递地下还有生命,成了唯一的选择。“轰,轰轰!”几炮之后,瓦斯监测员拦住了:“够了,不能再冒险了!”这时,瓦斯监测员的建议就是生死判决。

生的希望在减少,死的可能在增大,人们开始骚动,传来一阵哭喊声。王吉明心想,我真的江郎才尽了?这里的100多号人,真的就想不出法子?在他的鼓励下,人们出主意,想办法,开始搭架、做筏子展开各种自救。但是,效果不佳。

通往坑口的巷道,有500米低凹地带,已经被水淹死,筏子能出去吗?如果能出去,地面的救援人员早就来了!希望、失望,再想办法,再一次失望,时间、耐力、智慧、抗争又开始多方较量。

邢文杰他们那里,水位开始下降,不远处露出一块地皮,黑乎乎的。但在邢文杰的眼里,它是黑暗中的光明,是海洋中的大陆!在网片上挂了4天3夜的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但胳膊插在网片里的矿工,怎么也抽不出早就没有了知觉的胳膊。他们互相帮助,一个个落了地。一个工友刚落地就倒了下去,大家连忙把他扶起。邢文杰脱下自己的棉衣,替没有棉衣的工友保暖,其实,他们早就没有“暖”可保了,只能御寒。他们相互搀扶着,找到那个炸开了的洞口,然后钻了过去,106个人汇聚在—起。

井上。参加救援的队伍达到3000多人,这里,除了忙忙碌碌正在抢险的人员外,钢管上、道路旁、角落里,躺着横七竖八的人,其中不少是河津人。他们是事故以后第—批到达这里的救援队伍,有领导,有警察,有医护人员,有后勤人员。三天了,他们有的没有合一眼,一直坚守在这里。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地躺—会儿,有的怀里抱着管钳,有的手里拿着铁丝,有的曲着腰,有的枕着别人的腿,有的脸上蒙条毛巾,有的头上盖着纸箱,有的坐在地上“睡觉”,还有的靠在墙上打盹。从电视报道的画面来看,歪戴的头盔、脏乱的衣着、满脸的污泥、没有刮的胡须……如果没有播音员的解说,人们会以为这里是激战之后的战场,只能用“惨烈”来表达。

在现场采访和报道的记者,哪里还有“文人”的模样!乌黑的脸,乌黑的手,脏乱的头发,疲惫的身子,跟工人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