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震中天使: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8

2017-12-10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在北川、在映秀、在汶川,在地震灾区的每个地方,都会闪耀着一群白色的身影,他们代表着生的希望与安全。我们把来自医疗救援前线的故事汇集起来,记录那些点点滴滴、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关注法制晚报社编辑出版的——震中天使: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

讲述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汪铁铮。

2008年5月28日,我们医院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回北京。

5月31日,在灾区执行防疫控感任务的第三批医疗队员,完成任务返回北京。

6月2日,在灾区执行转运任务的第二批医疗队员,也圆满成了任务返回北京。

按照原计划,也已在灾区奋战了10多天的第四批医疗队,也该在六月三四号回京休整了。然而,就在6月2日的上午,北京市卫生局的紧急电话打进了医院:你院赴灾区的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医疗队员推迟返京,继续在灾区一线协助四川当地医院,承担重伤员救治工作。

几乎在同一时刻,在四川灾区的抗震救灾前线,正准备返京的四批医疗队员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消息,把刚刚收拾好的行囊默默地放回原处,把想家的心情重新埋藏进心底,队员们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我院外科重症监护(SICU)安友仲主任说:

“这里的条件真的很艰苦,余震、溃坝等危险都还存在着,大家已经持续高强度工作了这么多天,说实话,很疲惫、很想家,但只要灾区人民还需要我们,我们就留下,义不容辞!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没什么比这更光荣。”电话打到前方,队员们的话语坚定而朴实。

讲述人,北京卫生局救援转运队2分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天兵。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人们失去了很多:家园、亲人、父母、孩子,但是,人们也在收获:帮助、热情、信念,还有患难与共的友谊。

我们北京救援转运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是由来自北京不同医院的医生、护士、司机和救护车组成,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到了一起。在这支队员中,活跃着这样的一个小分队,他们分别是来自朝阳医院、世纪坛医院、海淀医院、崇文区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素昧平生的一群人在风雨奔波中相识,在日夜兼程中相识。巨大的灾难、人民的痛苦,激发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和真情,我们在相识之初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坦诚。在刚组队时,大家就毫无保留的公示了我们各自组里的人员、物资、装备和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