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如何界定商业营销骚扰电话?

2019-03-22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红灯。

刚刚前面过去了一辆大货车,我都没看见这有个红灯。

你可得注意,大货车容易引起事故,还有公交车也是,它们体积大,司机的视觉盲区也大,有时候根本看不到的,万一被碰一下,那可不得了了。

是啊,还有啊,跟着出租车也最好小心点,出租车司机经常要停下来拉客人,而且他们开车技术好,有时候他们刹车你刹不住,就容易追尾。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您,保持安全车距,保障行车安全。

第一现场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锁定收听的频率是FM99.6中国交通广播,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这几年的健康险非常热,国家也频频出台政策,把健康险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让保险企业和老百姓期待满满,然而面对市场上几千款产品,消费者到底该如何做出选择呢?而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广告的推送,都是主打低保费高保额,这个花上几块钱就能够保几百万,这样的互联网医疗险是不是靠谱?商业保险又该如何更好的发挥补充社保的作用?满足多样化的健康保险需求呢?我们来听央广记者的报道。

记者:80后的小李夫妇是新晋的二孩家长,新生命的到来,让他们欣喜之余也多出几分忧虑。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家庭结构是二加四加二,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好,父母即将退休,孩子都还小,想想以后压力还是挺大的,最怕生病,想买份保险,也咨询过,但是感觉实在太复杂了,很多险种也整不明白,就一直拖下来了。

记者:小李的选择困难并不难理解,目前市场上有一百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开发了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超过3500个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面对种类繁多的商业健康险应该如何选择?中国人保健康公司产品开发部辛丹博士给出建议。

那我们都是推荐医疗险,这个是每年的消费型的,不是说要拿本的那种,但是消费型的并不是那么的高,一般家都可以承担,然后如果资金上还能有盈余的话,也可以再买一些长期的重疾险,重疾险种类太多了,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买定期的,也可以买终身的,可以看自身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样子的?再说一个就是长期护理险,但这个险种是现在大家保险意识最薄弱的一个险种,它不是眼前就能看到的这个风险,尤其上年纪了,需要一些护理的情况,家里人也要搭人工,然后花钱照顾老人卧床这种情况下,其实配备这个挺好,而且这个是越早买越好。

记者:消费者一年只需投保几百元即可获得一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医疗险保额,从去年一种短期健康险产品百万医疗险以低保费高保额等作为营销手段十分强劲,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渠道迅速打开销路之后,成为各家公司的消费冠军,明星产品,中国人保健康电子商务部副总经理刘俊介绍,互联网产品在准入上有明确的监管明晰,比如禁止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产品定价应该区分社保和非社保。

从那个互联网准入机制和我们线下这种准入机制,确实有差异的地方,我们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互联网渠道他的流入,用户人群的差异,我们会做相应的调整。第二个就是在互联网上会根据互联网用户的习惯,相对来说我们叫轻健康告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有智能核保技术的引入,包括在前端客户接触的节点上面,我们在这个客服的投放力度比原来线下力度要大很多,包括像回访,在线的这种客服,甚至是在线理赔的客服,我们分的非常细,然后甚至我们有一个团队有二十个人是专门做拒赔客户沟通的。

记者: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百万元的保额非常养眼,事实上多数参保人都用不到这么高的额度,医疗险的报销额上限不突破实际发生医疗费用的总额,如果投保人已经参加了基本医保和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险再报销的是这两个报销之后的余额,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保费规模年均增长在38%以上,在各类保险产品中增长最快,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中国健康险市场原保费收入将达到1.3万亿,商业健康险发展如何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助力国家健康战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2018,建议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加社保商保的协同联动,加快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系统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序互联互通,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

一方面我们和相关医疗体系的对接是比较弱的,没有及时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另外一方面,我们自身的数据积累是不够的。

记者:中国人保健康总裁认为,传统保险业务需要和移动互联,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紧密合作,在供给端精准发力。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今天修奇在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为大家预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各位一个小时的陪伴,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真真切切的服务到的生活当中,明天上午的11点修奇依然在这为大家服务,请锁定FM99.6中国交通广播,节目之外也欢迎随时关注国家应急广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好了,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