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密云水库何以成直升机“百慕大”

2015-06-17 11:00-12:00 责编:王仁宏

00:00 00:00

修奇:刚咱们也提到了,其中有一架是警用的直升机,当时在这个事件的发生之初,其实是在夏季,有很多人到密云去旅游,可能被困在山里,所以北京警方也是以直升机的方式进行巡航。这次事故跟这个直升机执行的任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比方说在巡航的过程中,是不是涉及到一些低空的飞行或者这样的动作。

徐永林:警用营救,包括军用营救。比如说,像汶川地震也有一个陆航的飞机,因为多次营救成功,但是有一次营救过程中出现了撞山的故障。因为任务相当复杂,你要去营救,无论是观察还是真正用软梯把受难人员给救上来,直升机必须要非常要逼近出事地点,出事地点一定是在山区或是在一个低洼,或者在水域附近,这个地方地形很复杂。直升机要想逼近这个区域,螺旋桨扇起的直径,比如像警用的直升机可能就十几米,甚至于二十来米,它和山体或者说地形复杂区域的距离就非常短暂,这样的话气流也好,或者自身碰刮到了山体也好,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另外,直升机虽然是可以悬停状态,比较安全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悬停状态,它的操控的稳定性要远远低于飞行状态,这个时候,可能会因为悬停过程中飞行员专注于处置任务,有可能在操控方面应对适当发生事故。

修奇:刚才徐老师也是谈到了直升机的一些特性,咱们不妨就来看看6月6号发生的这起事故的失事飞机,它的机型是罗宾逊R44。我查了一下说,这好像是在中国卖的最好的直升机,是这样吗,徐大校?

徐永林:这款飞机的销售,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代表了它的安全系数,因为任何一个使用方都不可能去买一个安全系数比较差的飞机。

修奇:没错。

徐永林:这款飞机,实际上如果按照直升机的分类,比如说分为军用和民用的大型直升机,就是说大概10多亿以上。还有中型的,可以坐三到五个人,或者说最多六到七人的这么一个,五吨左右,或者五吨到三吨这么一个级别。再就是有可能一吨甚至一吨以下的轻型直升机。像这个罗宾逊R44,我估计可能是一个比较轻小型的直升机,这种直升机从操控程度来讲,因为单动力,所以操控方面应该说是非常成熟,技术非常成熟。因为它所使用的对象往往是一些初学飞行的这些人,所以它的操控必须要非常好操纵。所以这样的飞机,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这个系统一旦某一区域出故障,它是不可能像大型飞机,有这种冗余度,比如说我有两套系统,去安全备份。它肯定就是一套系统,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出现颠覆性的结果。

修奇:明白了。在这次事件当中,其实这架飞机确实是像你刚才说的,是作为一架教练机在使用。在目前咱们国家来讲,教练机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咱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飞机作为教练机呢?

徐永林:教练机有两个考量,一个就是训练效果,就是说怎么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飞行员体会飞行的特点,飞机的特点,乘空的特点等等。第二个,就是说它的训练成本,如果用一个大型的直升机,两个人同时飞行,教员也是劳务付出,整个训练成本是把教员成本加上飞机的运营成本,还有包括折旧成本等等,在这边,那么这个成本就会比较高。所以,像这种罗宾逊R44的这种飞机,应该说是比较小的,它本身的运营成本非常低。飞机本身也比较便宜,可能也就不到一百万人民币。这样的话,训练成本就比较低。

另外就是说,像直升机即使再小型,现在好像单坐的直升机比较少,都是双座。只要是并排双座,基本上就具备了教练功能。如果专用教练机可能还会上面有一些特情设置的功能,比如说有意的给你设置罗盘故障、地平线故障等等,这架飞机是不是一个专用的教练机,还是把一个商用飞机作为教练机来使用,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想,这种飞机作为教练来讲应该是合适的。

修奇:您看您刚才提到了一个教学成本,对于民用航空来讲会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考虑到教学的成本,考虑到试飞的成本。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乱象呢?

徐永林:民用航空的管理是这样的,如果说我们从业人员的数量比较大,那么军体比较庞大,那么它运营的利润比较高的情况下,在管理和安全方面就会有大的投入。但是现在,你知道国内整个飞行的人口,可能民间的飞行人口,可能只有一两万人。这样一个数量里讲,无论对任何一个公司,它的运营都不可能用高成本的支付来完成。

修奇:没错。

徐永林:所以在安全方面,尽管大家都知道,需要安全是要有付出的。但是付出多少,从它的运营方面能不能承担。因为安全很重要的是培训。如果要对飞行员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培训,比如说让他了解天气、飞机故障,包括人员的身体原因、心理原因等对安全的影响,包括实体训练,进行特情处置训练,这个成本是相当高的。所以我们现在一般的民用通航的,包括运动版的飞机团队,应该来说在这一块儿开展的是不够的。

修奇:虽然我们说到驾驶飞机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也是要经过非常繁琐的训练,但是其实在发生坠机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四五秒的过程。徐大校,我知道您曾经也是处理过两次这样的坠机的情况,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经历吗?

徐永林:作为一个飞行员,如果他能够成功的处置并且从事故中逃生,或者说能够机、人都保全的话,或者哪怕飞机保全不了,人能够生还的话,都会在安全处置方面,像我们一个人充电一样,发生一次重大案例,就会在自己的经验上有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但是我想,我们很多飞行员是一辈子可能都遇不上这样的事情,所以一个飞行员,你要从理念上告诉他,飞行可能是有风险的,发生风险怎么处置。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另外模拟训练又不够的话,他就有可能会对这种案例的处置,就会非常的不足。

比如说,1987年的2月份,我第一次发生事故的时候,当时在空中是高速紧张的,有些动作可能有一些小的失误,甚至于不完善。但是到1999年第二次发生事故的时候,因为有第一次事故的经历,另外还有在试飞中遇到了大量的险情,比如说天气突变,飞机单发故障,等等这样的遇到太多了。所以,人应对特情的能力,包括思想观念、心理层面和技术等诸方面都会非常的好。所以,在1999年那次事故,尽管是机毁,但是人没亡。我那个跳伞的选择,另外我前期去挽救飞机,但是飞机不能挽救的时候,果断离机。整个操控都是非常准备的,当时我高度300米,如果说误差一秒钟,很可能就是,即使跳伞了,最后伞都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