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6-05-12 11:00-12:00 责编:王仁宏

00:00 00:00

主持人:半点过后欢迎回来,这里依然是感性观察,理性分析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欢迎继续收听全国防灾减灾日特别节目。那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今天我们邀请到节目的老朋友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老师做客直播间,跟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姜老师半点回来再跟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姜鹏: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接下来咱们说的具体一点,就回到北京来看看最近的一个减灾的,不能说是设施了,可以说是一个规划了。北京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来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来缓解日益闷热、污浊的空气环境。这五条贯穿南北的一级通道,主要是由北京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的绿地组成的。

其实这条新闻发布之初很多老百姓是把它当做一个茶余饭后的甜点在讨论的,觉得很有意思。我看到姜老师的朋友圈当中也是针对这个通风廊道这件事发表了很多文章,有是聊天式的,也有是非常专业的。

我注意到,其实通风廊道这件事德国在很早就做过。所以想问一下,您从规划的角度来说,通风廊道有没有科学的依据呢?

姜鹏:我觉得通风廊道它治理雾霾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但是没有那么神奇,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发现德国是最早做这个风道研究的,它提出了很多理论研究,也做了很多的实践。包括像斯图加特,它也编制了专门的应对城市气候变化这种城市的气侯地图,也编制了一整套的相关的空间、措施等等的一些规划内容,但是他是通过30多年的努力,他才使中心城区的气侯问题得到一些改善,一些相应的大气污染物减少了。现在像斯图加特,它可能在1980年代的时候,它是雾都,到现在的时候它已经是著名的休疗养城市。

所以说,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个通风廊道的建设,其实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像北京特大城市,人口这么众多,问题这么复杂的话,通风廊道它可能只是说它从气侯,从减缓雾霾或者是加速这种空气流动,提高大气的这种自净能力等等方面,能提供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这种治理雾霾的根源,还是要从这种减少污染源,还是要加强区域联防等等方面入手。建设风道它是一个治标不治本,但是它也是重要的一种辅助措施。我们觉得像这种有效的辅助措施是可以积极尝试的并且探索的。但是像这种风道建设,其实在他的规划中,实际的建设中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中都是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去提高它的一些很多改进,增加很多改进措施等等的,也不是一个建好了就好了的问题,它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主持人:所以治理雾霾还是要标本兼治。但是其实一开始媒体炒作说这个通风廊道是为了等北风吹散雾霾。但是后来又采访了很多专家,专家做了一个详尽的解答。说其实除了吹散雾霾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可能“热岛效应”大家都听过,今天正好您来也给大家具体的解释一下,这个“热岛效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姜鹏:这个“热岛效应”一般说它会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外部的气侯原因,当然这个是外因。主要还是说城市的发展,建筑、人口大量集中造成的这种城市的“热岛效应”,我们会发现“热岛效应”可能会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城市中人为建设了很多的人造环境,包括硬化地面,包括很多的建筑,很多的设施。我们发现这些设施它比起自然的水体、绿化,它的这个导热系数不同。也就是说它更容易吸收热量,然后最后再散发热量又比较慢,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城市区域的这个温度会跟自然环境会发生一个差别。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城市中有很多的人工热源,冬季供暖就不用说了,但是像我们的很多的这种其他的汽车、一些工厂设施,其实它是有很多的不断散发热量的,这些热量会造成城市区域大量集中之后导致升温。其他还有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其实是能够改变城市区域的气温的,因为它就像我们住在花房、玻璃房里的,会造成这种散热的缓慢。

然后其他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这种自然植被、水体、绿化的大量减退,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们这个“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