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6-05-12 11:00-12:00 责编:王仁宏

00:00 00:00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正在直播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全国防灾减灾日特别节目,我是修奇。刚才说了,接下来要带大家去日本看一看,我们知道邻国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比如说今年发生的熊本地震,每天我们的节目都在关注,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上千次的余震了。其实大家也会关注到,在日本大家应对地震有一个非常多的措施和举措,特别是在城市规划中他们有很多优先的考虑,都是出于抗震防震的。姜老师,我注意到在日本的放在规划当中,像社区这样的概念,都是跟绿地公园在一起的,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验呢?

姜鹏:这个问题我从三方面来解释,首先第一个就是说我们知道,地震就是防灾,在日本的政府治理中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日本进行了很多研究,它认为比如几十年内东京遭遇地震可能性70%,名古屋,什么三大都市圈遭遇地震就本世纪遭遇地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说这个日本它有专门的规划来管控这个相应的地震防灾。比如说你刚才说的社区,日本也有这个专门的叫防灾城市设计,街区设计来经营一些相关的设计跟措施来保障这种防灾。

就是说绿地跟公园的问题,这个也是日本在自己的地震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大概就是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发生以后,通过一些对群众的调研发现,有40%的受灾者选择在公园避难,绿地避难,得到很好的救灾效果。所以说从1998年开始,它叫交通省,它就公布了“关于防灾公园整备”这么一个文件,也就是说在全国推广,要编制这种系统的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这个防灾公园干什么用的?可能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就是说,在地震发生灾难的时候做这种临时的避难场所;第二就是说它要承担这种灾后重建的一些场地,一些相关设施的功能;第三就是说,它在平时也要满足公园的一些功能,所以它这个城市公园也是日本研究比较深入的课题,里面有一些非常细致的实施的配套的一些要求跟规范,保证平时跟灾后的不同使用需求。

主持人:其实大家在去日旅行的时候,很多人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对很多的中小城镇会更感兴趣。其实我这里拿到一份资料说,城市的规模越大,地震的灾害损失其实也会越大。所以说近几年日本着重发展中小城镇的脚步也是在加快,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是有借鉴意义,或者说我们跟他之间是有差别的呢?

姜鹏:首先就是说,跟这个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像日本这种城市对我国的这种城市化发展的借鉴作用非常大的。因为日本跟我国的国情比较相似,人口多土地也比较稀缺。所以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我们一直希望借鉴日本的经验,然后我们也做一些研究,我们也会发现,像这种100万以上的这种,比如说日本大概是1亿多人,我们选中国1亿多左右的地理区,我们会发现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这种城镇数量相差的不是特别大,但是5万到50万这样的,就是小城市的规模,我这里有个数据,它可能会差几十倍到数十倍左右的这么一个巨大的差距。

主持人:还是很悬殊的。

姜鹏: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这个人口、资源向特大城市集聚它肯定是有规律,但是我们会发现,像日本这样它在大城市周边会有很多中小城市,它会对大城市的人口疏解、功能疏解起到重要的一个承代作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

主持人:其实说到借鉴,我们再来探讨最后一个话题,因为今天时间也不是特别充足,聊了很多,就是关于这个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我们现在经常说智慧生活、智慧出行、智慧交通,也会谈到智慧城市。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规划的信息化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或者说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今后可以做的,可以去借鉴的呢?

姜鹏:我理解,其实这个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它就有着很多的联系,就是很多人也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智慧城市来说的话,我们国家现在可能跟国外国家会有一些区别,也就是说国外国家可能没有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它可能更关注的是解决城市的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是满足居民生活的某方面的需求。比如说满足居民的医疗,比如说像美国、日本,它会特别注重把智慧城市用到这种电力、能源等方面,包括日本还用到救灾等方面等等。像我国可能这个智慧城市建设,可能有些城市会比较激进,也就是说它建了很多的设施投入比较大,但在解决人民的这种切身的需求方面,可能有很多细节还需要处理。

主持人:就是框架建起来了,但是血肉还不是特别丰满。

姜鹏:也就是说它的智慧城市建设,过多的注重于信息化,或者是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跟我们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问题,应对城市病,以及更好的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服务等等,中间还是有很多路要走,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

主持人:好,今天非常感谢姜老师做客我们直播间,针对城市规划当中如何建设安全城市,从防灾减灾角度给我们做了非常多的解读,也感谢大家一个小时的陪伴,我是修奇,明天上午的11点钟我们继续相会在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明天再见了。